根據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以及健康影響因素的特點,把預防策略按等級分類,稱為三級預防策略。
第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。在第一級預防中,如果在疾病的因子還沒有進入環境之前就采取預防性措施,則稱為根本性預防。第一級預防包括針對健康個體的措施和針對整個公眾的社會措施。針對健康個體的措施,如:①個人的健康教育;②有組織地進行預防接種;③做好婚前檢查和禁止近親結婚,預防遺傳性疾病;④做好妊娠和兒童期的衛生保健;⑤某些疾病的高危個體服用藥物來預防疾病的發生,即化學預防。其次是針對公眾健康所采取的社會和環境措施,如清潔安全飲用水的提供,針對大氣、水源、土壤的環境保護措施,食品安全,公眾體育場所的修建,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等。
第二級預防在疾病的臨床前期做好早期發現、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的“三早”預防工作,以控制疾病的發展和惡化。早期發現疾病可通過普查、篩檢、定期健康檢查、高危人群重點項目檢查及設立??崎T診等。達到“三早”的根本辦法是宣傳。對于傳染病,除了“三早”、尚需要做到疫情早報告及患者早隔離,即“五早”。
第三級預防對已患某些疾病的人,采取及時的、有效的治療措施,防止病情惡化、預防并發癥和傷殘;對已喪失勞動力或殘疾者,主要促使功能恢復、心理康復、進行家庭護理指導,使患者盡量恢復生活和勞動能力,能參加社會活動并延長壽命。但任何疾病,不論其致病因子是否明確,都應強調第一級預防。
例如以下習題:關于三級預防說法錯誤的是:
A.公眾體育場所的修建是第一級預防措施
B.對于傳染病來說,第二級預防需要“五早”
C.任何疾病,無論致病因子是否明確,都應強調第三級預防
D.有些危險因素的控制既可能是第一級預防,也可能是第二級、第三級預防
此題正確答案為C。任何疾病,不論其致病因子是否明確,都應強調第一級預防。A選項中,體育場所的修建是在未有疾病之前,讓大家強身健體,屬于病因預防也就是一級預防;B選項中傳染病需要“五早”即: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、早報告、早隔離;D選項中若從病因預防為一級預防,若進行篩查則為二級預防,進行惡化的預防則為三級預防。
上一篇: 2022年健康管理師備考知識|預防醫學基礎知識(2)
下一篇:最后一頁